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听说房贷可以返点,求联系。”上海的西米在某社交平台了解到个人住房贷款有返点的情况后,发布了这样一则帖子。发帖后,有人提醒她小心被骗,有人表示从未听说,而更多留言则来自中介员工。
上海某房地产销售代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办理100万房贷可以拿5000元,目前某国有大行、某城商行的比例是千五(0.5%),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千四(0.4%),而另一家国有大行的返点比例是0.3%。”
所谓“房贷返点”,是银行为争夺房贷业务衍生出的一种促销手段。银行与地产中介机构合作,对于中介机构推荐的客户,银行按照个人按揭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向地产中介支付佣金。该现象多存在于二手房交易中。
上述房地产销售代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手房也能操作,但需要开发商提供担保函,很多开发商不愿意提供。
“房贷返点”早已不是新事物。早在2010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就已印发《关于规范做好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维护市场秩序的自律共识的通知》,直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争取房贷业务资源向房贷中介支付高“返点”费用,引发银行间恶性竞争的问题。
近期,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金融监管局、银行业协会更是提出“反内卷”相关举措,除了房贷返点,同时剑指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行业现象,呼吁辖内银行机构跳出低水平价格战。
在日益完善及严格的制度之下,房贷返点等行业乱象仍屡禁不止。对此,经济学家余丰慧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贷款返点乱象难以禁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返点作为一种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