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快速落地,不仅能降低生育成本,缓解人口出生率下降,还能改善预期,带动消费,提振内需,更重要的是“投资于人”,立足长远。
宗合/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其中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首次将“育儿补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半年不到,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这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机构观点一致认为,这一政策对降低家庭生育成本、刺激人口出生率,以及婴幼儿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