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
2025年的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最新发布的《全球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冠心病已成为全球首要死亡原因,每年导致约960万人死亡。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23年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100万,且每年以约2.5%的速度增长。
“根据我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报告,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超越恶性肿瘤,占据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在人口老龄化的大形势下,这个趋势预计还会进一步加剧。年龄是冠心病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越多,发病人群的基数自然就越大。”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李建平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高血压精准诊疗中心主任,其牵头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与干预新靶点研究》、2030科技创新“四大慢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于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的脂蛋白图谱及干预新靶点研究》。
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李建平指出,包括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龄、肥胖、慢性肾脏病、需长期维持透析、有家族史(尤其是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指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男性≤55岁、女性≤65岁确诊冠心病)的人群。
“此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患心血管病风险也显著升高。”他表示。
“三高”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就高血压而言,我国约有3.4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