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消息,据美国白宫官员及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正就入股约10%股权进行讨论。若交易达成,美国政府有望成为这家深陷困境的半导体巨头的最大股东。
据悉,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英特尔进行潜在投资,计划将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向英特尔提供的部分或全部补助(总额高达109亿美元)直接转换为股权。按英特尔当前市值计算,10%股权的价值约为105亿美元,与补助金额基本吻合。不过知情人士强调,具体持股比例及最终决策仍存变数。
与此同时,另一笔来自产业界的投资已经敲定。根据周一的联合声明,日本软银集团将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购入英特尔普通股,注资20亿美元。英特尔周一收盘价为23.66美元。受此消息提振,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约6%至25美元。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拒绝就讨论的具体内容发表评论,仅表示“在官方公告前,任何协议都不作数。”
美国商务部及英特尔方面均未予置评。
持有逾8万股英特尔股票的Aptus资本顾问公司投资组合经理大卫·瓦格纳(David Wagner)直言:“政府出手救助这家蓝筹企业,本身就可能意味着其竞争地位的恶化程度比任何人担心的都要严重。”
这位投资人补充道,尽管他对动用纳税人资金注资美国公司持保留态度,但相比被全面国有化,这已是较好的解决方案。
“以股代补”或将扩大范围
白宫官员还透露,政府正考虑将《芯片法案》框架下的其他企业补助也转为股权投资。不过,这项颇具争议的提案能否在政府内部达成共识,以及官方是否已与潜在的受影响企业进行过磋商,目前仍是未知数。
关键问题在于,政府注资能否真正扭转英特尔的经营困局。这家芯片巨头在过去两年间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