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21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9 日发文称,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刘晓迪研究员团队联合吉林大学黄晓丽教授团队、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利用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 vacancy, NV)色心以及电输运手段,在高压下的镧镍氧(La3Ni2O7−)单晶材料中同步观测到超导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证实了镧镍氧材料的超导抗磁性,为这类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验证据。相关结果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文章称,2023 年,镧镍氧材料在高压环境下被报道具有零电阻特性,其转变温度约为 80 K,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超导的判定需要同时满足零电阻和抗磁性(迈斯纳效应)两大特征。受限于高压条件下超导体积分数较低,以及传统磁测量技术在高压力环境中的技术瓶颈,镧镍氧材料是否具有迈斯纳效应仍存在争议。
▲ 图 1. La3Ni2O7−单晶迈斯纳效应的测量。
IT之家从文章获悉,为攻克超导抗磁性测量这一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金刚石 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