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社交平台中有博主发布内容称,广东或遭遇人类最大的台风灾害,五级超强台风“桦加沙”达到新的峰值强度,最低中心气压为905 MBAR,这一强度已接近地球所能产生的上限。
2014年的“威马逊”至今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海平介绍,预计“桦加沙”的登陆强度不及“威马逊”,其与2018年台风“山竹”相当。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主任汤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桦加沙”强度接近地球上限之类的说法是不科学、不妥当的。
需要注意的是,“桦加沙”风力极强、风圈范围大,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台风,目前处于台风影响范围内的各地正在部署防御工作,将适时启动“五停”措施。
预计“桦加沙”登陆强度不如“威尔逊”
“‘桦加沙’台风很强,但说接近‘地球上限’,我个人认为是不科学、不妥当的。”汤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则传言所列举的最低中心气压“905 MBAR”来看,过往的台风有更低的气压数值,甚至都不到900 MBAR,“桦加沙”离所谓的“地球所能产生的上限”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台风最低中心气压是衡量台风强度的指标之一,数值越低,代表台风越强。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在7月18日登陆海南文昌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0米/秒(17级以上),中心最低气压为890MBAR,显然“桦加沙”没有打破“威尔逊”创造的纪录。
“我的个人观点是,台风‘桦加沙’很强、体积很大,有较强的致灾潜在能力,但是要达到地球上限有点过头了,这种说法很不科学,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