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召回公告将小米汽车推上舆论风口,因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存在极端场景碰撞风险,小米对11.7万辆SU7标准版实施召回,召回编号中的"I"字母明确标注这是"受调查影响召回"而非主动召回。
同样是消除安全隐患,一汽奥迪同期因组合仪表软件问题主动召回13万辆车却波澜不惊,沃尔沃针对电池隐患的全球同步召回更被视作行业范本。这种反差背后,是新势力与合资品牌在召回态度上的系统性差异,折射出两类车企截然不同的生存逻辑与发展阶段。
召回态度的直观分野
合资品牌的召回早已形成"常规化操作"的行业认知。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奔驰以12次召回领跑豪华品牌,从燃油泵模块到电池管理系统,缺陷披露从不遮掩;沃尔沃因电池电芯短路风险,同步召回中美市场近2万辆插混车型,不仅